预激综合征(WPW)重疾险核保指南

核心结论:无症状或射频消融术后可标准体承保;未治疗且有症状者加费或除外责任


一、核保分层依据

风险分级与承保可能性

临床状态 恶性心律失常风险 核保评估 承保可能性
无症状预激 <1% 低风险 重疾险可能标体
有症状但未治疗 5%-10% 中高风险 加费20%-40%
射频消融术后治愈 ≈0% 极低风险 标准体
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>30% 极高风险 拒保

📌 铁律

  • 无症状 + 无心动过速史 + 无delta波 → 可能标体

  • 有晕厥/房颤/室上速发作史 → 必须射频消融术后才可承保


二、分场景核保结论矩阵

1. 未接受射频消融治疗

临床场景 核保结论 必需医学证据
无症状(偶然心电图发现) 加费10%-20% 24小时动态心电图(Holter)无心律失常
有症状(心悸/头晕)但未发作心动过速 加费25%-35% 心脏超声排除结构性心脏病 + 运动负荷试验阴性
曾发作室上速/房颤/晕厥 延期或拒保 需完成射频消融并观察>6个月

2. 已接受射频消融治疗

术后状态 核保结论 关键时间窗及证据
术后>6个月无复发 标准体 术后两次Holter(间隔3个月)正常
术后<6个月 延期 待满观察期复查
消融失败或复发 按未治疗状态处理 需提供电生理复查报告

三、投保必备医学证据

  1. 核心诊断文件

    • 12导联心电图(明确显示delta波、PR间期缩短)

    • 心脏电生理检查报告(未手术者需排除高危旁路)

  2. 风险分层证据

    • 24小时动态心电图(需包含日常活动及睡眠数据)

    • 心脏超声(LVEF>55%,无心肌病/瓣膜病)

  3. 术后康复证据(如已手术):

    • 射频消融手术记录(注明旁路位置、消融成功率)

    • 术后3/6/12个月随访心电图


四、不可投保的警戒红线

  1. 高危预激征象

    • 旁路不应期<250ms(电生理检查证实)

    • 预激性房颤(RR间期<220ms)

  2. 合并疾病

    • 埃布斯坦畸形(Ebstein’s anomaly)

    • 肥厚型心肌病(HCM)

    • Brugada综合征


五、核保策略优化路径


六、行业核保实践参考

保险公司 无症状预激政策 术后政策
工银安盛 加费15% + 除外心律失常责任 术后1年无复发 → 标准体
同方全球 需提供运动负荷试验阴性 术后6个月Holter正常 → 标体
中意人寿 直接拒保有症状未治疗者 术后2年 → 取消心脏相关加费

七、重要注意事项

  1. 勿隐瞒发作史

    • 若曾因心动过速急诊,医保记录可追溯,隐瞒将导致理赔纠纷

  2. 术后复查关键点

    • 术后第1年每3个月查心电图,第2年起每年1次

  3. 青少年特殊处理

    • 14岁以下无症状预激 → 可能延期至18岁(因自主神经发育不成熟)


总结

  1. 最佳承保条件

    • 射频消融术后>6个月 + 连续两次Holter正常 → 标准体

  2. 次优选择

    • 无症状 + 低危旁路 + 心脏结构正常 → 加费10%-20%

  3. 不可承保情况

    • 未治疗的有症状患者

    •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

    • 高危旁路(短不应期/多旁路)

行动建议
① 立即完成 心脏超声+24小时Holter
② 若有发作史 → 优先行射频消融术
③ 术后满6个月 → 提交 全套复查资料 投保工银安盛/同方全球。

回答此问题